中國區域創新指數排名發布 成都排第13位
時間:2016-03-04 文章來源:金融投資報3月2日,《中國區域創新指數報告 (2015)》 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發布會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。
《報告》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發布,這是我國首次對286個地級市 (含副省級城市),36個“熱點創新區域”,以及京津冀、“一帶一路”和長江經濟帶三大國家戰略區域創新水平進行綜合評價的研究成果。
《報告》從創新環境、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三個維度建立中國區域創新評價指標體系,以官方正式發布的各類統計年鑒、統計公報為依據,對中國區域創新活動進行了評價,對提升我國區域創新水平、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價值。
創新綜合指數及排名
創新綜合指數用以反映區域創新的總體發展情況。286個地級市分布為:東部地區85個、中部地區80個、西部地區87個、東北地區34個。成都位列“創新綜合指數”排名第13位。
“熱點創新區域”創新指數評價
直轄市、省會城市、自治區首府、計劃單列市等36個城市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極核,也是創新的熱點和前沿城市,可以稱之為:“熱點創新區域”。成都躋身“熱點創新區域”創新綜合指數排名前10位。
三大戰略區域創新比較
我國三大戰略區域的創新總體上呈現出“單極獨大,東強西弱,創新投入與創新產出不匹配,創新梯度明顯”的特點。“一帶一路”區域整體創新水平較低,地區分化明顯,沿線區域協同創新尚未形成;京津冀區域創新整體水平較高,是中國創新區域高地,但內部差異較大,協同創新不足;長江經濟帶區域創新呈現東強西弱、梯度發展的格局,形成“長三角”、“中部”、“西南”三大創新聚集區。
區域創新的困局與對策
《報告指出為,新常態下,我國區域創新面臨著馬太效應明顯、創新要素惰性沉淀、企業創新能力與動力錯配、創新文化氛圍不濃等發展困局。下一步,應著力從構建螺旋式創新循環系統、選擇性推動創新要素集聚、積極推動區域間協同創新、培育具有創新精神企業家、營造良好創新文化和氛圍等方面加以突破。
服務熱線:(+86)028-60194888 地址: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二街吉慶路333號蜀都中心二期1號樓四單元505室 版權所有:成都市天一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蜀ICP備09026529號-7